掌櫃的在一側算盤撥得極響,一番劈裡啪啦下來,總共需要八千二百兩銀子。
裴月滿意點頭,叫他們去淩家賬房支銀子。
這麼大一筆開銷,賬房先生不敢擅作主張,恭敬去請示蕭夫人。
蕭夫人得知,臉色嘩然大變,但礙於裴月已將訂單下好,不付有損家門顏麵,迫不得已替她給了這筆钜款。
待人走後,蕭夫人撫額歎息:“這哪是娶的兒媳婦,簡直抬回來個活祖宗,我前腳斥責她幾句,她後腳整出事來跟我對著乾。”
貼心的侍女跪在蕭夫人身邊,為她揉捏肩頸。
侍女位卑,不敢議論主子家事,柔聲勸道:“還請夫人寬心。”
蕭夫人顧自喃喃:“這樣放肆驕橫、不知收斂的性子,但願夢之能早日想明白,不是一路人,不做一家人……”
淩硯作為中樞下派的巡察官員,帶著十萬兩白銀,馬不停蹄趕往申州賑災。
申州個彆郡縣有流民湧動情況,但尚未發生暴亂,淩硯下到地方巡視,當地官員十分配合,上對長官、下對災民的言行作為都挑不出什麼錯。
因著上次朝廷調撥的十餘萬銀兩,下發到申州無濟於事,淩硯暗中派人調查,原來大多數災民,壓根冇領到救濟的銀子。
可賑災的大臣回長安覆命,信誓旦旦地說,親眼看著災民一個個過來領取,並有登記名額入冊。
此事蹊蹺,淩硯不著急發放災銀,接連幾日明察暗訪。
竟是申州太守吳某狡猾,朝廷巡察官員在賑災現場撥銀時,太守早派衙役把各條路口守住,致使平常百姓不能去領銀子。
而那些衣衫襤褸的所謂災民,大多是吳太守家的親戚和奴才假扮。
下邊各郡縣令敢怒不敢言,吳太守乃是當朝大皇子蕭岑一手舉薦,誰敢不要腦袋,行以卵擊石之舉。
淩硯心中瞭然,準備著手後,挑了某個饑荒嚴重的小縣,將地點設在府衙門口,一大早派親兵提前疏通道路,正午時命人搬來一箱箱賑災銀兩。
吳太守仍故技重施,但淩硯謹慎,他不好糊弄,隻派了不少假冒災民混入平民百姓當中。
日上中天,白花花的銀子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,民眾兩眼渴盼,情緒激昂。
淩硯坐定案前從容不迫,吳太守裝模作樣拿出一份名冊,詢問:“淩大人,是否現在發放銀子?”
淩硯搖頭,微微一笑:“不急,已到正午,還是讓災民們先用飯吧。”
接著一揮手,命兵衛抬出幾筐青菜糰子,淩硯站起,朝眾人作一揖。
“各位父老鄉親,申州遭旱,當今聖上憂心不已,命我來給大家發放災銀。淩某身為巡察大臣,理應有所表示,然俸祿不多,隻能請大家吃一頓午飯,每人兩個菜團,大家先吃,吃飽後來領銀子。”
吳太守不知淩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,好奇拿了個菜團品嚐,剛咬開,又苦又澀的難言滋味在齒唇間漫開,他“呸”地一聲想吐出,可礙於人前,無奈勉強吞下。
淩硯嘴角微翹,視線逡巡過眾人,浮起若有若無的笑意。
不止太守,災民中也有一些人吃到菜團,麵露難色,顯露出極難吞嚥的樣子。
但更多的人是三下五除二,幾大口就乾完了兩個青菜糰子,有的還嫌不夠,見筐裡有剩餘,伸手向兵衛索求。
吳太守心虛地移開眼,一個勁地向那些露餡的災民遞眼色。
可為時已晚。
淩硯將眾人神情姿態儘收眼底,倒也不拆穿吳太守的計謀,淡笑解釋:“菜團是申州一種耐旱的常見野菜做成,當地的災民都靠它食以度日,吃起來自然不覺有異。而那些假冒災民的,冇過過艱苦日子,肯定感到難以下嚥。”